高娱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育儿短片alike8分钟奥斯卡最佳动画A

2024年05月14日 高娱资讯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部8分钟动画短片《Alike》,揭露了当代“中产家庭”的育儿焦虑。

或许,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家长,比今天的家长更焦虑;

也从没有哪个时代的孩子,比今天的孩子更辛苦。

在中国,有千千万个中产家庭为孩子的教育而发愁。

但是,有很多家长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苦逼学习正在折断孩子梦想的翅膀……

在这个短片中,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鲜明的颜色:爸爸的颜色是蓝色,小男孩的颜色是黄色。

跟所有的家长一样,爸爸每天早上都会帮儿子整理书包,把书包塞得满满的。

走在大街上,路上行人的颜色都是灰白色,每个人都表现的无精打采,这个世界也是一片灰白的世界。

突然,小男孩的注意力被小提琴的琴声吸引了。

一棵红树下,一个全身红色的小提琴家正在忘我地拉着小提琴,追求着自己的音乐梦想,整个风景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小男孩正听得入神,父亲这时却打断了孩子,小男孩只好悻悻的去上学。

小孩到了学校,父亲到了公司,仔细一看,两人的处境莫名的相似。

学校里,小男孩受到小提琴家的影响,在作业纸上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造,可是作业被老师收了回去,老师要求他按照作业纸上的要求,规规矩矩的临摹ABCD!

另一面,公司里,爸爸简单机械的重复着相同的工作,身上的颜色也开始变得跟周围人一样。

变成灰色的蓝先生,随着机械的打字,腰板也渐渐弯了。

到了晚上,在工作中“压抑”了一天褪色后的父亲,在拥抱儿子的那一刻又恢复了本来的颜色。

但当小男孩把自己的杰作拿给爸爸看时,爸爸皱了皱眉头,表现的跟老师一样,好像并不高兴。

第二天,小男孩依然蹦蹦跳跳地上学去,依然会在小提琴家面前驻足一会儿,依然会被爸爸“无情”地拉走。

到了课堂上,他依然跟昨天一样,在作业纸上画了幅小提琴,可是老师依然要他临摹ABCD。

放学后,小男孩表现的很失落,爸爸接他放学,他没有表现的跟以前一样活蹦乱跳。

父子俩拥抱的那一刻,父亲身上的颜色也没有跟之前一样立刻恢复原样。

第三天开始,小男孩表现的很顺从,无精打采地伸出双臂背上自己的书包,而小男孩身上的颜色也开始慢慢地褪去。

在课堂上,小男孩开始按照老师的要求,规规矩矩的临摹ABCD,可是他并不高兴!

放学后,爸爸想要给小男孩一个拥抱,小男孩只是把老师和爸爸都期望的作业交给了爸爸,然后低着头回家了。

从那以后,小男孩再也没有在小红树下停留,听小提琴家演奏优美的曲子。

………

看着孩子每天都是垂头丧气的去上学,表现的一点也不开心,父亲翻着孩子的作业若有所思。

又是一天早上,父亲牵起了孩子的手,带着他一起往小红树的方向走去。可是,小提琴家消失了,儿子心中的亮光也开始消失。

故事的最后,作者还是给了观众希望。父亲站在了红树下,假装拉起了小提琴,开始去唤醒儿子内心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儿子的世界重新亮了起来,而父子俩也都变回了自己最开始的颜色。

旁边走过一对灰色的父子,孩子带着大大的眼镜,体态显得疲惫不堪,后面跟着同样疲惫不堪的父亲。

在短片《Alike》中,父子的相处方式,其实就是当下无数个中产家庭的教育缩影。

这些父母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认为学习很重要,因为自己今天取得的成绩,就是用学习换来的。

同时,他们会对当今的教育存有一些质疑,会对新式教育怀有一丝向往。

但他们自己就是,既享受了教育带来的“福利”,又被其“制约”的一代人。

他们受限于自身经济情况,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也只能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普通的学校,让孩子成为“普娃”。

这就是当下大多数孩子所接受的教育。

故事中的每个人物身上的颜色也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男孩的黄色、父亲的蓝色、小提琴家的红色、行人的灰白色。

红黄蓝又被称为“三原色”,是颜色最初的形态,就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本色”。

每个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本色”,这个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教育也是一样,让孩子了解和认识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才能保住孩子身上的天性。

中国市场杂志

今日自动化投稿

清洗世界期刊

广东安全生产技术期刊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