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宝宝很有挫败感怎么办致家长辅导孩子鸡飞
2025年01月06日 高娱资讯
前几日,在抖音上刷到一段视频:一个外表看上去温柔端庄的女子,在家中辅导儿子做作业时,瞬间上演“狮吼功”。提醒老婆多点耐心的老公,被一句“你来”回怼“走马上任”后,声嘶力竭,有过之而无不及……说起家长辅导孩子作业,中国教育报曾对6000多名家长进行了“作业焦虑”问卷调查:九成以上家长辅导作业时跟孩子发过火,55%的家长辅导作业时打过孩子,73.4%的家长对陪孩子写作业感到筋疲力尽。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我想,家长情绪崩溃不外乎两个原因:一,发现自己宠爱有加的孩子,竟然如此“无用”;二,对自己曾引以为傲的养育方式,倍感失望!其实,家长朋友真的不必如此悲观绝望、妄自菲薄!在我看来,此类情况的出现,只是家长被愤怒掩盖了理性,未能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专属作业”罢了!
01
作业一,一心一意
前段时间,表姐谈及女儿的学习情况,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我一边忙着回顾客信息,一边还要忙着辅导她写作业,就这,她还跟我闹情绪,说我没耐心!”其实,这是万千家庭的一个缩影:一手抓事业,一手抓学业!可惜的是,看似用心良苦的家长,却在不知不觉间,犯下一个致命错误!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时玩手机,不仅会让孩子分心,更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没有被重视。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福禄培尔曾说过:“尊重孩子,重视孩子,会使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的同时,增加自信,树立自尊。而自信与自尊,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是任何人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由于孩子心智尚不成熟,自尊意识往往处于萌芽状态,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一旦他们的自尊受到伤害,便会用诸多的“不听话”来进行对抗。所以,不管我们工作多么繁忙,辅导孩子时,都应主动做到“与世隔绝”,力争一心一意!否则,两手都要抓的结果,多半是两手不能同时硬!
02作业二,做自己的情绪管理师
我们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辅导作业的漫漫长路,同样如是。放眼望去,天下父母不光说话雷同,甚至连语调、语气都如出一辙: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能做错,你是干啥吃的;别这么粗心大意,以后让我喊你哥都行;我上学那会儿从来没像你这么笨过,你姥姥从来没费过这么大劲……心理学研究发现,当父母开始吼叫、失控的时候,不管声音是大还是小,都充满着怒气和挫败感。
马修·麦凯博士所著的《当怒火伤害你的孩子》一书中提到:“家庭中累积的愤怒,对孩子青春期的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不仅有即时的杀伤力,而且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近年来,低声教育被不断提及,即父母降低声调,学会自我控制。不管是辅导作业还是生活日常,不随意施展自己的“狮吼功”,都异常重要!唯有掌控好我们的情绪,养育孩子也才会如鱼得水。
辅导作业时,我们不妨有意识地压低音量,多采用学校老师的讲题方法,减少与孩子的意见分歧,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好自身情绪。
03
作业三,让孩子慢慢长大
如果要评选家长和老师的经典语录,我想,这两句绝对百分之百会入选:老师: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家长:你看看人家……老师也好,家长也罢,没有谁愿意满足于孩子当前的学业标准与文化状态,从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力求精益求精!出发点毋庸置疑,都是为了培养出最为优秀的孩子。但结果呢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前段时间,江苏南京一名10岁男孩哭着报警,说担心爸妈“混合双打”,不敢回家。“每次我写作业,他们都不满意,不是这里不工整,就是那里有毛病,我真的受够了……”据了解,这对夫妻,均为硕士学历,对儿子寄予厚望,平日管教颇为严厉,辅导起作业更是一板一眼!不曾想,亲子关系也每况愈下不说,还招来了警察!
研究发现,5-12岁的孩子正处于思维启发和习惯养成阶段。长期生活在家长、老师的高期望与重压之下,孩子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自卑、抑郁,或叛逆、厌学。因此,这一非常时期,不给孩子太高的要求,循序渐进,引导式教学,让孩子慢慢长大,方为上上之选。特别认可著名教育学家赵石屏教授的一段话:“家长要有教育的理性,不那么完美的作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容忍不完美,孩子才能逐步独立面对任务、自己完成任务。切忌一开始就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否则学习能力发展不起来,不用等到中学,小学高年级时学习问题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在辅导作业时,不妨有计划地记录孩子每天的表现,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自觉、自愿地去进步、成长!
要知道,要我学和我要学的最终成果,天壤之别!
04
作业四,以身作则,影响传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是什么人,就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我们的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家长本身也一定不够完美。养育的目的根本不是教育,而是影响,我们能传递给下一代的,是习惯和思维。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一个桥段,让我印象深刻:
刚刚出了冤狱的马文皓,看到儿子马飞门门挂红的功课,并没有大吼大叫、刻意说教,而是很淡定地拿出一把尺量了下书本厚度,告诉他只需每天读过0.1厘米。深夜时分,马飞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正伏案起草申诉书的爸爸。“爸爸,我可以起来看书吗?”“你可以上天!”这绝非马文皓气急败坏的回怼,而是他内心实实在在的声音。他不停地向儿子传递的理念只有一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在他的影响与引导之下,班级垫底的儿子,成绩慢慢有了起色,眼睛里也重燃了希望,最终走向成功!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对教育的诠释:“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愿我们都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身作则,将深入骨髓之自律,遇事不惊之独立等正能量品质,于潜移默化中一一传递!如此,他们才会长遨书海而不躁,身处逆境而不慌,直面学业,笑傲人生!
作者简介:辰龙,喜欢文字的工科奶爸,用心养娃,匠心写文,愿我的文字,让您不枉此行。
- 上一篇:养小宝宝的感受养孩子有多难多累
- 下一篇:家里有宝宝养布偶布偶猫在家里有这几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