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的好处按摩除病的小方法
2023年08月14日 高娱资讯
按摩的好处 按摩除病的小方法
一、按摩的具体疗效
哈医大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体疗科主任荣竞南教授介绍说,足部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而民间也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的说法。"脚是第二个心脏",足部按摩是人人皆宜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但不等同于医疗按摩,后者涉及很多医学知识,这是非卫生技术人员短时间难以掌握的。荣竞南指出,目前市场上打着"中医"旗号的非医疗机构有很多,其中大部分并不正规,聘用的人员也未接受过系统培训,很难正确掌握和使用中医推拿按摩的诊疗手段,严重的甚至造成对消费者的人身伤害。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久前联合下发了《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等活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非医疗机构可以从事保健性质的推拿按摩等活动,但禁止进行医疗活动,不能用"足疗"的招牌,可以使用"足浴",不得宣传治疗作用。荣竞南告诉记者,人的双足不但承受身体的全部重量,而且在搬运、举重等各种活动中还有许多额外的负荷,是人体中负担最重的部位。人们往往只知道双脚的超负荷劳动与封闭性会使双脚感染,染上像灰趾甲、脚气、脚癣等疾病,却很少知晓双脚与全身的脏腑器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获得健康的最佳途径就要从"护脚"做起。足部保健法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人体各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这些反射区可预测全身疾病。
如今,足部按摩已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新时尚,足部保健服务也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行业。双足处于人体的最低位置,是末梢血液循环比较差、血液容易滞留的部位,所以在日常保健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畅通,对保证全身的血运正常显得非常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另外,足部按摩还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
荣竞南教授强调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通知》中称,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和诊疗规范实施中医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属于医疗活动,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医疗机构开展以上活动,应当由在本机构执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不得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此类活动。这就提醒人们,一旦得了病,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宣传,特别是非医疗机构在进行推拿、按摩、刮痧等活动时所使用的"中医"、"医疗"、"治疗"及疾病名称等医疗专门术语更不能相信,因为足底按摩绝对不等于治疗疾病。
二、按摩治疗头晕
1、预备式
坐在椅子上,腰微挺直,双脚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双目平视或微闭,呼吸调匀,心情放松,静坐1~2分钟。
2、揉按攒竹穴、太阳穴
将双手中指及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的攒竹穴和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疏风明目、解热镇痛。
3、摩揉百会穴
将右手掌心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醒脑安神、镇静除烦。
4、按揉听宫穴
将双手食指指尖放在同侧听宫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聪耳明目、开窍醒脑。
5、揉按风池穴
将拇指指腹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放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6、梳推头两侧
双手呈爪形状,分别放在同侧的眉毛上部,适当用力沿头部的两侧梳推至头后部的风池穴处,连续做5~10遍。
功效:醒脑镇痛、镇静除烦。
7、掐揉曲池穴
将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肘部曲池穴处,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揉0.5~1分钟,双穴交替进行。
功效:调节脏腑、镇静安神。
8、对按内外关穴
将一手的拇指和中指放在另一手的内关、外关穴上,适当对合用力按0.5~1分钟。
功效:和中理气、安神镇静。
9、掐按足三里穴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小腿后侧,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
功效:补脾和胃、调理气血。
10、揉按三阴交穴
将一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用对侧手拇指指腹放在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足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交通心肾。
11、搓足心
将一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对侧手掌心反复搓擦足心约0.5~1分钟,以足心发热为度,双足交替进行。
功效:醒脑开窍、清心除烦。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毛内侧尽头处。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2横指的凹陷中。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处。
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中。
曲池穴: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端尽头处。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正中向上2寸,两筋之间。
外关穴:位于手腕背横纹正中向上2寸,两筋之间,与内关相对。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棘外侧约1寸处。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处。
自我按摩坚持早晚各1次,注意适当休息,严重者绝对卧床,要随时注意血压变化,对原因不明的眩晕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配合其他治疗。
三、按摩治疗失眠方法
失眠是指经常入睡时间不够或入睡困难,轻者难以入睡、睡中易醒,重者整夜不眠。多因思虑过度、劳逸失调、病后体虚、气血生化不足而不能养心所致。现介绍几种临床上行之有效、简单易学的按摩方法。
抹额:以两手指屈成弓状,第二指节的内侧面紧贴印堂,由眉间向前额两侧抹,约40次左右。
按揉脑后: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紧按风池,用力旋转按揉,随后按揉脑后,约30次左右。酸胀为宜。
搓手浴面:先将两手搓热,随后掌心紧贴前额,用力向下擦到下颌,连续10次。
按摩耳廓:人体躯干和内脏均在耳廓有一定反应部位,按摩它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
拍打足三里:该穴位在膝盖骨外侧10厘米处(即胫骨腓骨间),拍打至有酸麻胀感觉即可。
泡足踏石:取一些小鹅卵石铺于水盆底,倒入开水,待水温热时,置双足于盆中,泡足踏石20分钟。每晚睡前做一次,长久坚持,失眠会不药而愈。
四、按摩治疗痛经
女人痛经常会危害女人健康,运用有效的治女人痛经方法才能尽快摆脱疼痛折磨。中医告你治女人痛经方法4穴位按摩超管用!
三阴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按揉三阴交功效: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太冲穴:
穴位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揉太冲功效: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子宫穴:
穴位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点揉子宫穴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血海穴:
穴位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揉按血海穴功效: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自我按摩对痛经的治疗,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因此,治女人痛经,选对方法很关键,治女人痛经方法4穴位按摩超管用,穴位按摩治痛经能有效缓解痛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