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娱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三国时期除了诸葛亮外还有哪些人用过空城计

2024年02月21日 高娱资讯

三国时期除了诸葛亮外,还有哪些人用过空城计?

汉末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时期, 在群雄逐鹿过程中, 各种谋略、计策和阴谋诡计应时而生, “空城计”也理所当然地被用于战场。得益于《三国志》等史籍的传述和《三国演义》等小说的敷演, 这一时期的“空城计”, 比之于其他计谋, 比之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空城计”, 具知晓率高、描写者众、真假混杂、众说不一的特点。其中, 传诵最广的是《三国演义》中蜀汉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后丞相诸葛亮于西城“弹琴退司马懿”的“空城计”故事。但是, 这个精彩的故事有历史的影子而非历史事实。

与上列三起“空城计”相比, 嘉禾五年 (236年) 吴将陆逊活用“空城计”的战例, 却蒙上了“不义战”的阴影。

当时, 孙权遣上大将军陆逊与大将军诸葛瑾率兵自夏口溯汉水进攻襄阳 (今属湖北) , 陆逊给孙权报告军事部署的亲信在返回时被曹兵擒获, 诸葛瑾十分惶恐, 认为自己的虚实已被敌人掌握, 应尽快撤退。但陆逊却镇静自若, 他对诸葛瑾说:“且当自定以安之, 施设变术, 然后出耳。今便示退, 贼当谓吾怖, 仍来相蹙, 必败之势也。”陆逊于是与诸葛瑾定计,令瑾督帅舟船水师, 自己带领全部人马, 做出继续进攻襄阳的样子。曹兵历来惧怕陆逊, 看到吴军攻势不减, 急忙返回城中。此时, 陆逊率军以胜利后者的姿态慢慢上船, 徐徐返回。返回途中, 为了证明非怯弱而退军, 还托言行猎, 袭击了安陆、石阳一带 (今湖北应城东) 的城镇和街市, 斩杀、俘虏士兵和平民千余人。这次战场对峙, 陆逊在前期示强藏弱、以弱胜强、化被动为主动的谋略, 可谓对“空城计”战术的活用, 值得称道。但他随后扩大事端, “潜遣诸将, 奄袭小县, 致令市人骇奔, 自相伤害”。这种殃及无辜的行为为智者所不为, 因而也受到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的严厉谴责。

除以上四例外, 在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后, 蜀汉确实采用过“空城计”战术, 不过, 主人公乃裨将军王平而非丞相诸葛亮。王平是主将马谡的先锋, “谡舍水上山, 举措烦扰”, 王平反复规劝, 马谡总不采纳, 终于“大败于街亭”。兵败如山倒, 在此严峻形势下, “惟平所领千人, 鸣鼓自持, 魏将张郃疑其伏兵, 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 率将士而还。”当时, 张郃的兵力达十多万人, 王平以区区千人, 临危不惧, 藏弱示强, 迷惑敌人, 既保全自己, 又收拾残局的壮举, 是对“空城计”心理战术的绝妙运用。

大众文摘期刊

孩子杂志

中国减灾期刊

汽车画刊期刊

现代装饰期刊

建筑与装饰杂志社

今日制造与升级期刊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