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和蜀国一直在打仗为什么吴国却
2024年02月21日 高娱资讯
三国时期魏国和蜀国一直在打仗 为什么吴国却像掉线一样呢
魏国和蜀国交战的时候,吴国到底在干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时期的时候,魏蜀吴三国之间,表面上是分足而立之势,感觉是稳定的局面。其实,蜀国和吴国都非常清楚,魏国的国力是远胜于自己的。并且一时的稳定,不是代表永久的,天下的大势总归是要统一在一起的。但是当我们读书的时候就会经常发现,好像魏国跟蜀国之间就经常发生战争。而吴国就只是在一旁看戏,并不参与在其中,简直就跟掉线了一样。那么历史上吴国真的是袖手旁观,什么事都没有做吗?如果吴国在魏蜀,两国交战的时候做了一些事情,那么吴国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情?
实际上,吴国与魏国之间也是有很多战役的。从曹丕称帝之后,几乎每年都会出兵攻吴,然而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到公元226年的时候,曹丕逝世,东吴就火速派兵想要攻取江夏,但是也是失败了。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的这段期间,吴国与魏国打了一场石亭之战,结果是魏国战败。又过了一年,蜀国第三次北伐,同年吴国建立。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孙权有事情要忙没时间理会蜀国的配合。在233至234年的这段期间,打了两次合肥之战,其结果都是东吴无功而返。到了241年四月,吴派了大军进攻魏国,失败。250年的时候,魏国派了军队攻吴,结果大胜。公元252年十一月,双方又打了一场东兴之战,结果则是魏国大败。后面几年时间也都有战役爆发,双方都是有胜有负,那么这样说来吴国其实也一直都在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的,要么主动派人出击,要么被迫防守。毕竟东吴和蜀国的关系是唇亡齿寒,如果蜀国灭了,东吴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