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清朝皇族都重视习武骑射被奉为满洲根本
2024年01月29日 高娱资讯
历代清朝皇族都重视习武:骑射被奉为满洲根本
满族人在关外时,主要以畜牧、游猎为生。因此,扬鞭策马,弯弓射箭,几乎是每个成年男子必备的本领。加之努尔哈赤为狩猎和军事行动的需要,创建了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骑射更成为每个旗民的必修之课。这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为清王朝造就了成千上万能骑善射的将士。这些将士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创建清王朝的过程中,贡献重大。于是,骑射尚武,被清朝诸帝奉为“满洲根本”、“先正遗风”。
网络配图
为了进一步提高八旗军队的习武技能,清初诸帝还设立了善扑营、虎枪营、火器营等特殊兵种。专门演习摔跤、射箭、刺虎以及操演枪炮等。康熙初年,辅政大臣鳌拜专权跋扈,康熙帝就是借助一批年少有力,又善扑击之戏的卫士,除掉权臣鳌拜。此后,正式设立相扑营。每当皇帝在西苑紫光阁赐宴蒙古藩王或亲试武进士弓、马、刀、石时,均由善扑营表演相扑、勇射,并为武进士预备弓、石。
火器营是随着八旗军队中,鸟枪火炮的数量不断增多而设置的。早在关外时,八旗军队就开始使用枪炮。被他们称为“红衣大炮”的火器,大多是从明军手中缴获的。几十年后,康熙帝在平定三藩叛乱时,才发现库存火炮的数量和质量,都已无法应付大规模的战争。当时清王朝中并无兵器专家,康熙帝只好任命在钦天监供职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试制新炮。南怀仁不敢违命,运用在欧洲学到的全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面的知识,绞尽脑汁,设计并制成新型火炮三百二十门。康熙帝对南怀仁制炮一直十分关注,视新式武器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卢沟桥试炮时,亲临现场观看。这次试炮非常成功,每门大炮的命中率都很高。康熙帝十分高兴,当场赐新型火炮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神威无敌大将军”,并在炮场赐宴八旗官员。康熙帝充分肯定南怀仁制炮的功绩,解下自己的貂裘赏给南怀仁,又破格提拔这个外国传教士为二品工部右侍郎。随着战争的深入,枪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用火器的士兵也越来越多,于是康熙帝将这批人组织起来,设立了火器营,共辖官兵近八千人。使用鸟枪火炮等较进步武器,无疑有促进在八旗军队中倡导尚武之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