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出优秀的宝宝凌乱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
2025年01月06日 高娱资讯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仔细想想,这句话堪称真理。虽然不想面对,但又不得不承认孩子有问题,大都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很多父母特别自以为是和委屈,觉得自己已经够辛苦了,已经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孩子,吃的喝的用的,都尽了最大能力提供。
可是却忽略了自己的情绪,拿“为孩子”好不断操控着孩子,想让孩子以自己希望的状态去发展。
这既不可能,也不科学。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没有主见和反抗能力,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努力做个乖孩子。
等孩子再长大一点,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发现原来听父母话的自己好没用啊,于是就有了叛逆。
其实,孩子叛逆除了客观规律,还有父母长期的压制所产生的副作用。
有人说:好的父母不仅是要提供衣食住行,还要提供情绪价值。
衣食住行并不难做到,这是努力就能做到的,但情绪价值就需要不断的反思自我,打破固化思维,其实是倒逼自我意识觉醒的。
但少有父母能有这样的成长意识,遇到孩子不听话了就心烦一会,遇到孩子叛逆,就生气一下,吵几句。
反正,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生活还是过得下去的,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何况孩子又不是一直不听话,一直对抗,偶然还是懂事的。
于是,在好一阵,坏一阵中凑合着。哪怕焦虑或觉得无所适从时,也就随它去。
看似一切都很好,但实际上在慢慢滋长着更大的问题,反正你现在不去解决眼前的问题,只是逃避过去,凑合一下,将来会有更大的问题。
这些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在父母心理陪跑中,看到了太多曾经不在意,后来孩子有了很多心理问题,要么厌恶学校,要么休学在家打游戏,要么跟父母持续对抗。
可叹的是,父母此时只有后悔:要是我早点觉醒就好了,孩子就不会这样了。
可是,人生没有回头路,没有人能预见结果和未来。而且更扎心的是,即便穿越回到过去,父母依然还会走同样的老路。
难受的是父母,伤害的是孩子,可是即便这样,父母也是不疼到彻底没招,就不愿意改变自己。
是啊,让父母们来颠覆几十年固有的思维习惯,也是一件相当考验勇气的艰难选择。
之前,我很同情一些人,会替他们难过,现在依然会同情,却并不替他们难过。一个人不愿意面对,不愿意成长,不太痛时选择凑合着,那就得承担偷懒的后果。
就像我一样,为了自己之前的愚昧的家庭教育,承担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但我认了,这是我为过去的错误要“补作业”。
有时,人得听劝,尤其是经历比你丰富,在某一方面比你专业的人。
有勇气俯下身去学习,去成长,只会让你变得更强,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原地挣扎。
有句话说:小事修炼心性,难事磨砺心智,大事沉淀心境。
小事做不好的人,心性磨炼不好的人,情绪很容易失控,人生也会随意摇摆。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不听话或叛逆时,总想着小孩子哪有听话的,一点也不在意,更不会觉得是自己教育方法出问题了。
要是父母多去改变自己,而不想着去改变孩子,孩子也许早就变了。
这几个月,见证了很多父母以自己对的方式在养育孩子,等到孩子出问题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纠错了,于是难受、痛苦、后悔。
很是唏嘘,我知道让父母觉醒比登天还难,但我依然希望用一己之力去唤醒父母的成长意识,洞察自己的局限,多去共情孩子。
也许,这样的父母就不会再凌乱了,也许亲子关系才能融洽而温和。
父母也很难,工作压力和生活重担,没有人的生活容易。而且生活充满了变数,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这些不能成为改变自己的借口。
天下,谁人不辛苦,谁人不负重?逃避或消沉,只会让生活陷入更多的泥潭。
那些一时的苦,都是黎明前的黑暗,先有高光时刻,都要越超自我,持续成长,不断觉醒。
我现在并不惧怕问题和困难,每一次困难或低谷,都是重塑的好机会。
越是逆境,越是要振作,越是要从坏事件中察觉,要自我振作,要持续觉醒。
咽得下委屈,吞得下苦涩,才有真正的成长,才能将一地鸡毛扎成美丽的鸡毛掸子。
这几年的逆势成长,让我明白熬过去的困难,是收获、是清醒、是顿悟、是察觉。能吃多少苦,就能有多少的运气。
我现在很少会情绪激烈,也几个月没对孩子们发过一次火,只想着去解决问题,而不让自己成为新的问题。
这也许就是自洽中的成长,积极面对每一次或好或坏的遇见,得失坦然。